供應鏈“脫鉤”,微軟、AWS和谷歌加速將生產移出中國
據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,微軟計劃從明年開始將大部分新產品生產遷出中國,而亞馬遜Web Services(AWS)也在積極推動供應鏈轉移擴大到零組件層面。
這些舉措反映出,在中美關系持續緊張的背景下,美國科技公司正在努力更快地將其供應鏈與中國脫鉤。
據知情人士透露,微軟已要求多家供應商從明年開始,協助準備將其Surface筆記本電腦和數據中心服務器在“中國境外”生產,包括關鍵部件和組裝。一位供應鏈高管表示:“涉及范圍相當廣泛,涵蓋筆記本電腦和服務器新產品引入的組件、零件和產品組裝。微軟希望這些都能最早從2026年開始完全在中國以外制造。”
據悉,微軟每年出貨約400萬臺Surface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。
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,鑒于服務器產品的敏感性,微軟已從去年起將很大一部分服務器生產轉移到中國以外。消息人士稱,微軟已要求至少80%的服務器物料清單(BOM)來自中國境外。BOM列出了產品的所有零部件和組裝流程。此外,微軟還在推動Xbox游戲機在中國以外的生產,盡管目前尚未要求其完全在中國境外生產。
一位微軟供應商的高管表示:“搬遷組裝相對容易,但將生產轉移到組件層面則是徹底且極具挑戰性的,尤其是在2026年這樣的時間框架內。我們需要看看這一雄心如何實現。”
AWS也在采取中國境外生產策略,特別是其敏感的AI數據中心服務器。消息人士透露,AWS甚至考慮減少從長期PCB供應商生益電子(SYE)采購的可行性,盡管這家中國公司在中國境外有生產選擇。“AWS進行了評估,但實際操作中很難將中國供應商從供應鏈中移除。他們是優秀的供應商和長期合作伙伴,替換他們并不容易。”一位知情人士表示。
許多中國科技企業因技術能力、質量和價格優勢,已成為全球服務器供應鏈的長期合作伙伴。例如,中國的勝宏科技(Victory Giant)在泰國和越南建立了大型生產基地,多年來一直是英偉達的關鍵PCB板供應商。
與此同時,谷歌也在要求供應商積極擴大在泰國的服務器生產能力。知情人士透露,一家服務器系統組裝商已幫助谷歌在泰國新建四座設施,使其產能翻倍。
“我們已被要求為云服務提供商(CSP)客戶提供非中國生產選項,但考慮到被動組件本身價格低廉且種類繁多,客戶很難全部在中國以外采購。”一家日本被動組件制造商的高管表示。(校對/張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