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中國前三季度集成電路出口:高達2653億個,同比增長20.3%
2025年前三季度,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延續了強勁的發展勢頭,整體呈現“生產快速增長、出口保持平穩、效益穩定增長”的良好態勢。
根據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,前三季度,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.9%,這一增速不僅遠超同期工業整體水平4.7個百分點,也高于高技術制造業1.3個百分點。9月份,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.3%。主要產品中,手機產量11.1億臺,同比下降4.8%,其中智能手機產量8.81億臺,同比增長1%;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2.51億臺,同比持平;集成電路產量3819億塊,同比增長8.6%。
在效益方面,行業盈利能力穩步提升。前三季度,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12.5萬億元,同比增長8.8%;實現利潤總額4938億元,同比增長12%,利潤增速快于營收增速,反映出企業經營效率的改善。尤為值得關注的是,營業收入利潤率提升至3.95%,較1-8月提高0.1個百分點,這表明行業正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型發展轉變。
出口方面,行業頂住外部壓力,保持了平穩態勢。前三季度,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累計實現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2.1%,且增速較1-8月有所提高。海關數據顯示,前三季度,雖然傳統產品如筆記本電腦和手機出口量有所下滑,但集成電路出口量高達2653億個,同比增長20.3%。這標志著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全球價值鏈地位不斷提升。
然而,存在的問題是投資動力不足。前三季度,電子信息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2.1%,較1—8月回落2個百分點,比同期工業投資增速低8.5個百分點。這反映出企業在當前市場環境下,對于擴大產能持謹慎態度。
此外,區域發展呈現出“東中西分化”的新特點。前三季度,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東部地區實現營業收入88814億元,同比增長10.1%,較1—8月回落0.1個百分點;中部地區實現營業收入20714億元,同比增長10.6%,較1—8月提高0.3個百分點;西部地區實現營業收入14751億元,同比下降0.2%,較1—8月提高0.3個百分點;東北地區實現營業收入636億元,同比下降4.3%,較1—8月提高0.9個百分點。9月份,東部地區實現營業收入11775億元,同比增長9.4%;中部地區實現營業收入3114億元,同比增長12.6%;西部地區實現營業收入1847億元,同比增長1.9%;東北地區實現營業收入79.1億元,同比增長2.1%。
總體來看,2025年前三季度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答卷。生產與效益的雙增長,出口結構的優化,都彰顯了產業的強大韌性與創新活力。
責編:Jimmy.zhang